女兒說,比起裙子,西裝或獵裝外套更讓她感覺舒服,有時候也比較喜歡短髮。
到了1985年英格蘭印鈔廠經過多年研究,開發出稱為CAD的電腦輔助設計系統,它可以依照事先模擬好的參數,快速的繪製各種不同類別的多層次圖紋,並顯示在螢幕上以方便修飾、移動、變換圖形及儲存成檔案,最後的定稿還可直接輸出成底片供製版之用,除提升了紙鈔更多的防偽功能外,也使鈔券的設計從此進入了電腦繪圖時代的新里程碑。Photo Credit: Jura JSP Company 《ENGRAVER》2003,祝漢毅提供 以手工雕刻數位化軟體繪製主題圖像 一、創作主題與內容生動活潑化 從世界各國所發行的紙鈔可以發現,現今的設計主軸已不再以政治人物圖像為設計導向,創作主題已漸漸改以展現國家社會的人文風貌為主,例如傑出人士、戶外活動、環保議題、教育改革、現代科技、經貿成就等較為生活化的設計,同時由於採用電腦繪圖的方式創作,在技巧表現上也增加了許多敘事性的影像圖案以搭配主題,使紙鈔的樣式比以往更為生動活潑。
祝漢毅提供 以CGM圖紋繪圖機繪製的線形圖案及應用在紙鈔上的樣式 結語 時至今日,由於電腦科技的發達,數位繪製(Digital mapping)的軟硬體已十分完備並被廣泛應用,因此世界各國在紙鈔的設計創作上,已漸漸摒除過去以手工精細描繪的方式,而是運用專業的電腦繪圖軟、硬體,快速的將各種圖像、紋飾繪製成超越人腦想像空間的「點」、「線」元素,再透過精準的參數運算及可無限次的修改模式加以構組、合成為「面」的形式,使得紙鈔的設計風格產生了下列數種變革,並為傳統的設計表現形式注入了新的風貌。設計時先以鉛筆或彩筆繪製草圖,經審定後便著手繪製正式的券鈔原型樣稿(通常是將原寸放大1.5倍以利繪製),此原型樣稿即為日後雕刻、製版、印刷的依據。Photo Credit: 祝漢毅提供 二、改變了傳統的圖式構成 傳統的紙鈔設計,大多著重於券體正面的形式表現。Photo Credit: W.克拉尼斯特 殷毅主編,(1989),《國際錢幣製造者》,p.9。自19世紀以後,鈔券設計才漸漸交由受過長時間訓練的設計師或特約藝術家以手工繪製的方式來完成。
祝漢毅提供 奧地利紙鈔設計草圖 自20世紀後期,由於電腦作業系統的興起與進步,世界各國印鈔廠的設計部門紛紛運用電腦精密快捷的計算功能及多種繪圖軟體,大大改變了鈔券的傳統設計方式,版面上融入了更多具視覺變化效果的點、線構成,這種運用新的繪圖工具及設計思維使得鈔券的內外形式較以往更為生動活潑與創新,並進而產生新的設計美學觀。鈔券的設計和任何平面設計一樣,不論使用何種創作媒材,都是需要將藝術修養與繪製技巧同時實踐的工作。皇帝賣官的原因是什麼?一部分原因來自靈帝的個性。
對此,外朝全無阻擋之力。靈帝徹底信賴宦官,將大權都交到宦官手裡。這對官僚體制的運作和士氣,是多麼嚴重、致命的打擊。東漢皇后的角色與作用,顯示東漢的統治結構變成了「大姓共治」,皇權空洞化之下,如何一步步演變為外戚、宦官、士族的大亂鬥? 重視人才等級,是這個時代最主要的特色。
朝廷缺乏強有力的外戚,又經歷了兩次黨禍,上千名原來有能力、有資格服務外朝的人被排除在官僚體系之外,那還有什麼人能用?外朝的官職一下子多了好多空缺,皇帝乾脆拿來賣。皇帝有什麼「私人事務」要在「私家花園」裡處理?說白了,就是做買賣賺錢。
皇帝缺錢用,又不能將大司農管的政府的錢挪過來,那怎麼辦?於是靈帝就興沖沖地將手上擁有的官位拿來做買賣。官職可以買賣,官位上充斥著花錢買官的人,外朝當然就進一步糜爛,到了沒有機會復原的地步。文:楊照 皇帝賣官,生意愈做愈大 西元一七二年,遭軟禁四年的竇太后去世了。皇帝及皇宮、內朝的收支則由少府管理,少府編制雖大,但列名在九卿中的最後一位,地位並不高。
竇太后死後,在宮中朱雀門上發現了一行字:「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后,常侍侯覽多殺黨人,公卿皆尸祿,無有忠言者。」(《後漢書・崔駰列傳》)意思是,我當時如果再多堅持一下,應該可以賣到一千萬啊。一旦人才資源體系不能正常運作,皇帝就更加依賴宦官了。也就是說,在短短一段時間內,原有的官僚體系加上官僚的儲備機構中,有高達一千多人失去職位,而且永不錄用。
史書上留下的故事說,崔駰之孫崔烈花了一筆錢買到「司徒」的高位,當時他付出的價格是五百萬錢。新朝到底怪在哪裡,又進行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大改造? 東漢承繼西漢再起,表面上帝國運作模式一致,骨子裡卻與西漢有著根本差異。
皇帝答應賣了,錢也收了,到崔烈要拜官時,靈帝不勝可惜地說:「悔不小靳,可至千萬。」(《後漢書・宦者列傳》)曹節、王甫是宮中宦官領袖,這行塗鴉文字直接指控他們「幽殺太后」。
桑弘羊擁有最大權力時,就是擔任大司農。第二次黨錮之禍的牽連範圍比第一次更廣,光這次就共有一千多人牽涉其中,遭到「錮」的懲罰。皇帝如此依賴宦官,甚至必須賣官來養宦官,也反映出此時外朝瓦解崩潰帶來的問題。章句之學沒落後,士人轉而追求浮華詭奇的「游談」。剛開始只賣些不痛不癢的官,到後來買官的人胃口愈來愈大,小官、平常官賣不出去了,為了賺更多錢,皇帝也就不客氣地將高官大位都拿出來賣了。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王莽的新朝有兩項第一,未經流血衝突改朝之平順,與前王朝斷裂之巨大,都在中國朝代史上排名首位。
「清議」是士族的精神武器、人物的品評說詞。相關書摘 ▶《不一樣的中國史5》:曹操並不是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才得以興起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不一樣的中國史5:從清議到清談,門第至上的時代——東漢、魏晉》,遠流出版 作者:楊照 momo網路書店 Readmoo讀墨電子書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靈帝賣官得到的錢都交給張讓管理,因為這筆錢最大的開銷,就是花在宦官身上。
反正是宦官治國,把沒有作用的官位賣掉來養宦官,對皇帝來說,反而是個合理的選擇。西園中特別有名的是「西邸」,這是靈帝處理私人事務的地方。
皇帝賣什麼?賣在他手中很容易供應的東西——官銜和官職。不只如此,靈帝索性將原來特別為儲備官僚而設的太學排除在任官考慮之外,另立「鴻都門學」,也就是放棄皇帝和宦官控制不了的太學,改由「鴻都門學」來培養自己需要的人才。不只如此,文字中也嚴厲指控滿朝公卿,明知皇太后被殺的事實,卻都沒有盡到責任阻止這件事。國家的財政歸大司農管理,以今天的概念,那是經濟部長兼財政部長。
對於宮中兩名宦官領袖,靈帝甚至肉麻地說出「張讓是我父,趙忠是我母」的話,而且將外朝重要的軍事頭銜「車騎將軍」封給趙忠,將皇帝財務交給張讓管理,又封騫碩為西園軍「上軍校尉」。宦官屬內朝,算在皇帝的私人開銷上,但宦官人數不斷膨脹,擴張到了兩千人,少府控制的皇帝私人荷包逐漸就養不起那麼多宦官。
不過,皇帝賣官除了個性因素外,還有制度上的理由,這就牽涉到漢代用意良善的一項安排——國家的財政和皇帝私人的財政是分開的。米穀錢糧進入大司農的帳裡,那是政府的公共資源,皇帝不能任意拿來作為私人花費之用
皇帝有什麼「私人事務」要在「私家花園」裡處理?說白了,就是做買賣賺錢。宦官屬內朝,算在皇帝的私人開銷上,但宦官人數不斷膨脹,擴張到了兩千人,少府控制的皇帝私人荷包逐漸就養不起那麼多宦官。
新朝到底怪在哪裡,又進行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大改造? 東漢承繼西漢再起,表面上帝國運作模式一致,骨子裡卻與西漢有著根本差異。皇帝賣官的原因是什麼?一部分原因來自靈帝的個性。桑弘羊擁有最大權力時,就是擔任大司農。不過,皇帝賣官除了個性因素外,還有制度上的理由,這就牽涉到漢代用意良善的一項安排——國家的財政和皇帝私人的財政是分開的。
這對官僚體制的運作和士氣,是多麼嚴重、致命的打擊。「清議」是士族的精神武器、人物的品評說詞。
章句之學沒落後,士人轉而追求浮華詭奇的「游談」。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靈帝徹底信賴宦官,將大權都交到宦官手裡。」(《後漢書・崔駰列傳》)意思是,我當時如果再多堅持一下,應該可以賣到一千萬啊。
顶: 134踩: 13
评论专区